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分类:读书活动   点击:4628  次  发布:2018-11-16 

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读《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有感

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刘哲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灵魂,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爱上我的课堂呢?这着实是一个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读了王维审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让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看到书中第三章标题“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时,我也在心里反问自己,我是用什么眼光看待学生的呢?是教书匠般的目光如豆还是教育家般的深邃高远?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肤浅,从教五年来,我几乎是用一把统一的标尺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我每天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试卷,嘴里还不时的抱怨着“某某差死了”、“某某什么都不会”,偶尔遇见自己满意的嘴角上扬道“要是都像某某这样我每天省多少心啊”。我们所说的学生好或者差,不都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一把标尺吗?在潜意识里,我们会拿优秀的学生的尺度来衡量其他的学生,其他学生达不到标准自然而然被标签为差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而然的对学生有了三六九等分,喜欢优秀的学生,嫌弃甚至讨厌我们口中所谓的差生,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对我们敬而远之,学习更差,老师更嫌弃,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我想,如果我更多的用欣赏、鼓励的眼睛看待学生,那样我对学生就少了埋怨和指责,多了理解和宽容,学生会更爱我的课堂;如果心里多几把衡量的标尺,也许就会多出几批优秀的学生。

上小学的外甥经常会问我一些数学题,有时任我怎样举例解释他都不明白,这让我很恼火,我说的这么通俗易懂,你怎么就是不理解呢?读了王维审老师在这一章起始提出的案例,我恍然大悟,对我们来说问题很简单,但是讲给孩子听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的讲解和孩子的理解始终不在同一个水平上。这又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自己的课堂,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我自认为简单,没有细讲的必要也就一带而过,但学生的作业依旧做的一塌糊涂,而我把这些全归咎于学生学习能力太差,从来没有想过是由于我主观的抬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差,这样下去学生也逐渐失去信心,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喜欢这门学科,学不好是必然结果。我想以后在我的课上,我会时刻提醒自己降低自己的高度,不用自己的水平审视学生的学习,尽量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是其中一名学生,我的老师这样讲我是否能理解。

王维审老师在本章中对学生“为什么学不会”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困难并不在于“学不会”,而在于他们“不想学”,产生这种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摁着牛头吃草式”和“杀鸡取卵式”的管理。前者是我们最常见的问题,是老师把问题一遍遍讲给学生听,逼着学生做一套套练习题,很少考虑学生愿不愿肯不肯接受,对于大多数“笨”学生,他们之所以油盐不进是因为他们不愿学习,只要学生对学习有了排斥心理,那么无论教师如何负责,教学水平如何高,都不可能把知识“灌进”他们头脑里。我认为这时就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心思思考如何让学生想学、喜欢学。

我第二轮带的班是分校的学生,程度稍好一些,但是也不免有学学生是我们所谓的“笨”学生,上课不听,作业不写,考试不及格,而且这些人慢慢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情绪消极,为此,我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对策:在班级里挂了一个本,鼓励学生每天写几道数学题在上面并署上出题人的姓名然后在班级里征集解题人,解题人解答之后也要署上名字,同一道题可以出现不同解法,为了鼓励大家多思多解,出题人和解题人每次加量化2分,并且全班同学给这个本子起了名字“百思得其解”。这个活动一出,每天课间都有人在班里吆喝“百思得其解出题了,学霸快来!”,班里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班里有几个学生总是认为数学学习很枯燥,但是他们认为用这种形式做题比他们平时自己做题有意思多了,他们也很乐意找很多有意思的题写在本上,对于别的学生出的题也很有兴趣去思考,钻研,经常有一堆学生为了一道题的不同解法绞尽脑汁,争论不休,连那些所谓的“笨”学生偶尔也会跑去参与到讨论中,这样一来,他们学习的兴趣慢慢培养起来便也不再那么排斥数学课堂了,我的课堂有了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变得更加热闹了。

王维审老师说“遇到,就是一种幸运”,教育就是这样一种相遇,偶然并且频繁,偶然是说每次相遇会使怎样的情景,会有怎样的结局都不在我们想象之中;频繁是说这样的相遇会在每时每刻发生,不间断不停止。而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接受,接受所有的相遇,不论是乖巧卓越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保持管理者的清醒,用自己的手段,让他们爱上我们的课堂。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