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回归教育原点

分类:读书活动   点击:3440  次  发布:2018-11-16 

  读懂学生,回归教育原点 

   郑州第五十七中学    刘亚

   从教十五载,在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促进自己的教学,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从研究教材到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从校本开发到班级文化建设,我发现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是要有效地读懂学生,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读懂学生,我留意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环节:

一、常态教室日志,在持续观察中读懂学生

每种形式的学情调研,都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不一样的细节。读懂学生,需要教师在常态工作中“多观察、多询问、多鼓励、多跟踪”。常态教室工作日志,能发挥不一样的“读”懂学生的作用。不同的时间段,教师观察学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早晨进校,观察学生的个人清洁及晨读情况,了解作业收交情况;上课时间,观察学生的专心程度、发言及提问情况等;下课时间,观察学生的活动内容与学生协作互动情况等;分组活动时间,观察学生是否能与同学和谐相处;自习课上,观察学生的养成习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细节,都在无声传递着学生不一样的信息。抓住细节,相互联系,不断观察分析,更容易形成研磨学生、读懂学生的有效桥梁。

二、课堂教学,在关键环节中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仅有开学初的学情调研还不够,课堂教学是研磨学情、推动学生持续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持续致力于读懂学生、把握学情,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学从“批发式”集体服务走向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比如,课堂面对腼腆的学生,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并发现亮点及时鼓励。这样既保护内向孩子的自尊心,也在班级形成一种不怕发言,因为老师同学不会批评笑话的轻松氛围。遇到学生回答典型错误处,能够促进教师发现学生思维路径的含金量。课堂上的典型错误,常常包含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路径,是推进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读懂学生的典型错误,挖掘其中的“含金量”,是推进学生正确理解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金钥匙。面对学生精彩发言或向老师提出异议,要不惜及时肯定或智慧应对,我常对学生们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也是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表达,促进学生成长的宝贵契机。

三、 日常师生沟通,在察言观色中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同样也是师生常态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察言观色,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加以合理分析判断,才能有望走进学生的内心。读懂学生,要去体察学生一言一行间的细微差异。以学生态势语的细节差异为例:学生身体前倾,眼神发亮,满脸兴奋,无疑是很愿意和老师沟通的表现;双拳紧握,眼神发横、一脸不如意,或是内心愤懑,或是饱受不公;手捏衣角,言辞结巴,眼神略有迟疑,可能是心中有隐情,胆怯老师……一草一木间,隐藏着大千世界;一言一行间,流露着学生内心。教师要善于从一言一行的观察和判断中,发现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也许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不经意间的回避目光相遇,都能看得出来学生的内心世界。读懂学生,要去体察同一事由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为例,同样是缺作业,绝不仅仅是学习态度的差异,稍加追问便会发现同一事由的成因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因为写字速度慢而拖延;有的学生当日学习内容掌握不牢;有的学生贪恋玩耍,浪费时光;有的学生离家远,课后切入作业的时间太晚……要相信每一个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来自孩子的所谓正当理由。努力为学生失当的表现寻找真实的理由,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成因的破解,往往就意味着差异化教育的真正开始。教师一句真诚的鼓励、一抹会心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使学生内心豁然开朗的一缕阳光。教育教学是复杂的整合性活动。学生的言行举止与成长发展存在着千差万别。在常态教育生活中解码学情,体察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是读懂学生有效的引擎。读懂学情,因懂而变,动态调整中寻找新的工作策略,逐步助力师生的共同成长。

四、 放下对“既定目标”的执念,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也想不管他,可他会拉班级平均分,他……”面对棘手的学生问题时,有时恰恰是教师急于把学生拉回到既定轨道上来的这份执念,容易把师生推至“战壕”的两方。对立的心态,无从衍生教育的智慧,反而更容易让学生惶惑甚至产生抵触。“别的孩子能听写二十个词,错两三个,他只对了四五个。”你为什么要求他和别人一样呢?我单独找到他,悄悄告诉他:“孩子,虽然咱基础有点差,但我们要敢于向自己挑战。只要一次比一次多对一个,你就是好样的。”孩子露出了微笑,他慢慢地跟上了大部队。因为我们能够读懂学生成长的特殊“缓慢”时段,教师放下对既定目标达成度的期许,配置一把“临时的放大镜”,为学生重新私人定制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从真正的学情基础上来帮助学生持续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改变,常常发生在真正读懂学生之后。读懂学生,不是变革时代的新兴产物,而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再解读,是对教师权威思维方式的时代诉求和挑战,也是教育回归学生成长原点后的再出发。研磨学情不能只凭一朝一夕的单一细节,更要有日积月累的综合信息整体解读,和助力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陪伴学生,共同经历,彼此滋养,教学相长,我相信这是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新趣味、大价值。

 


文档预览关闭